商務談判、產品演示、來賓會見、政令下達、指揮控制等等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更好地達到目的就需要用我們一貫使用的手段——會議。會議布局方式常見的有舞臺式、圓桌式、指揮式、復合式等,不同的布局方式都適合什么類型的會議。
(1)課桌式:
會議室內將桌椅按排端正擺放或成“V”型擺放,按教室式布置會議室,每個座位的空間將根據桌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此種桌型擺設可針對會議室面積和觀眾人數在安排布置上有一定的靈活性;參會者可以有放置資料及記筆記的桌子,還可以限度容納人數。適用于論壇、新聞發(fā)布會、研討會、培訓等等,這種形式便于聽眾作記錄。
(2)指揮式:
指揮式主席團在前,代表在后(或操作員在前,主席團在后),全體面對大屏幕,通常是用于指揮中心,電視電話分會場(此時,一般主席團方向可變)
(3)圓桌式:
桌子使用中式圓桌,圍繞圓桌擺放座椅,常用于宴會的擺臺。桌與桌之間留有過道。備注:用于宴會擺臺時除了主桌之外,其它圓桌沒有擺臺方向的區(qū)分,若為分組討論則采用背對舞臺方向不放置座椅。
(4)魚骨式(分組討論式):
將會議室的桌子按照魚骨架即八字形依次擺開,在桌子的周圍擺放座椅,組與組之間留出走路的間隔,使整體樣式顯現出一種魚骨的形狀。
(5)董事會:
圓形或橢圓形大會議桌,周圍擺放座椅。按照主次落座。備注:適合人數較少。檔次較高的會議要求,距離較近,容易產生近距離的交流感。
(6)U型式:
將桌子連接著擺放成長方形,在長方形的前方開口,椅子擺在桌子外圍,通常開口處會擺放放置投影儀的桌子,中間通常會放置綠色植物以做裝飾;不設會議主持人的位置以營造比較輕松的氛圍;多擺設幾個麥克風以便自由發(fā)言;椅子套上椅套會顯示出較高的檔次。
(7)回字型:將會議室里的桌子擺成方形中空,前后不留缺口,椅子擺在桌子外圍。中間一般會放置綠植以增加裝飾效果。
備注:此種類型的擺桌常用于學術研討會一類型的會議,前方設置主持人的位置,可分別在各個位置上擺放上麥克風,以方便不同位置的參會者發(fā)言;此種臺型容納人數較少,對會議室空間有一定的要求。
(8)劇院式(又叫舞臺式):
在會場內面向舞臺或講臺方向擺放成排座椅,中間留有過道。備注:此種擺臺形式是在有限場地內使容納人數達到最多的擺臺形式,像電影院一樣參會者每人一把座椅。
(9)雞尾酒會式:
以酒會式擺桌,只擺放供應酒水、飲料及餐點的桌子,不擺設椅子,以自由交流為主的一種會議擺桌形式,自由的活動空間可以讓參會者自由交流,構筑輕松自由的氛圍會議擺臺。
(10)宴會式
宴會式是由大網桌組成,每個圓桌可坐5~12人。宴會式布置一般用于中餐宴會和培訓會議。在培訓性會議中,每個圓桌只會安排6人左右就座,這樣有利于同桌人的互動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