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是從制訂出新產品設計任務書起到設計出產品樣品為止的一系列技術工作。其工作內容是制訂產品設計任務書及實施設計任務書中的項目要求(包括產品的性能、結構、規(guī)格、型式、材質、內在和外觀質量、壽命、可靠性、使用條件、應達到的技術經濟指標等)。
基本要求
一項成功的設計,應滿足多方面的要求。這些要求,有社會發(fā)展方面的,有產品功能、質量、效益方面的,也有使用要求或制造工藝要求。一些人認為,產品要實用,因此,設計產品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形狀;而另一些人認為,設計應是豐富多彩的、異想天開的和使人感到有趣的。設計人員要綜合地考慮這些方面的要求。下面詳細講述這些方面的具體要求:
社會發(fā)展要求
設計和試制新產品,必須以滿足社會需要為前提。這里的社會需要,不僅是眼前的社會需要,而且要看到較長時期的發(fā)展需要。為了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開發(fā)先進的產品,加速技術進步是關鍵。為此,必須加強對國內外技術發(fā)展的調查研究,盡可能吸收世界先進技術。有計劃、有選擇、有重點地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和產品,有利于贏得時間,盡快填補技術空白,培養(yǎng)人才和取得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要求
設計和試制新產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好的設計可以解決顧客所關心的各種問題,如產品功能如何、手感如何、是否容易裝配、能否重復利用、產品質量如何等;同時,好的設計可以節(jié)約能源和原材料、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等。所以,在設計產品結構時,一方面要考慮產品的功能、質量;另一方面要顧及原料和制造成本的經濟性;同時,還要考慮產品是否具有投入批量生產的可能性。
使用要求
新產品要為社會所承認,并能取得經濟效益,就必須從市場和用戶需要出發(fā),充分滿足使用要求。這是對產品設計的起碼要求。使用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使用的性。設計產品時,必須對使用過程的種種不因素,采取有利措施,加以防止和防護。同時,設計還要考慮產品的人機工程性能,易于改善使用條件;
使用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和預定的使用條件下正常工作的概率??煽啃耘c性相關聯??煽啃圆畹漠a品,會給用戶帶來不便,甚至造成使用危險,使企業(yè)信譽受到損失;
易于使用。對于民用產品(如家電等),產品易于使用十分重要;
美觀的外形和良好的包裝。產品設計還要考慮和產品有關的美學問題,產品外形和使用環(huán)境、用戶特點等的關系。在可能的條件下,應設計出用戶喜愛的產品,提高產品的欣賞價值。
制造工藝要求
生產工藝對產品設計的基本要求,就是產品結構應符合工藝原則。也就是在規(guī)定的產量規(guī)模條件下,能采用經濟的加工方法,制造出合乎質量要求的產品。這就要求所設計的產品結構能夠限度地降低產品制造的勞動量,減輕產品的重量,減少材料消耗,縮短生產周期和制造成本。
技術任務書
技術任務書是產品在初步設計階段內,由設計部門向上級對計劃任務書提出體現產品合理設計方案的改進性和推薦性意見的文件。經上級批準后,作為產品技術設計的依據。其目的在于正確地確定產品總體設計方案、主要技術性能參數、工作原理、系統和主體結構,并由設計員負責編寫(其中標準化綜合要求會同標準化人員共同擬訂),其編號內容和程序作如下規(guī)定:
1.設計依據(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包括一個或數個內容):
⑴部、省安排的重點任務:說明安排的內容及文件號;
⑵國內外技術情報:在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或產品品種方面填補國內“空白”;
⑶市場經濟情報:在產品的形態(tài)、型式(新穎性)等方面滿足用戶要求,適應市場需要,具有競爭能力;
⑷企業(yè)產品開發(fā)長遠規(guī)劃和年度技術組織措施計劃,詳述規(guī)劃的有關內容,并說明進行設計時機上的必要性。
2.產品用途及使用范圍。
3.對計劃任務書提出有關修改和改進意見。
4.基本參數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5.總體布局及主要部件結構敘述: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基本外形,輪廊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敘述主要部件的結構。
6.產品工作原理及系統: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的原理圖、系統圖,并加以說明。
7.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分析比較:列出國內外同類型產品主要技術性能、規(guī)格、結構、特征一覽表,并作詳細的比較說明;
8.標準化綜合要求:
⑴應符合產品系列標準和其它現行技術標準情況,列出應貫徹標準的目標與范圍,提出貫徹標準的技術組織措施;
⑵新產品預期達到的標準化系數:列出推薦采用的標準件,通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標準件,通用件系數指標;
⑶對材料和元器件的標準化要求:列出推薦選用標準材料及外購元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材料標準化系數和外購件系數標準;
⑷與國內外同類產品標準化水平對比,提出新產品標準化要求;
⑸預測標準化經濟效果:分析采用標準件、通用件、外購件及貫徹材料標準和選用標準材料后預測的經濟效果。
9.關鍵技術解決辦法及關鍵元器件,特殊材料資源分析;
10.對新產品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比較,運用價值工程,著重研究確定產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過不同結構原理和系統的比較分析,從中選出方案;
11.組織有關方面對新產品設計的方案進行(A評價),共同商定設計或改進的方案是否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12.敘述產品既滿足用戶需要,又適應該企業(yè)發(fā)展要求的情況。
13.新產品設計試驗,試用周期和經費估算。
項目的前期溝通
前期溝通是項目立項的前提和資料輸入來源,必須和客戶就設計方向、設計內容、設計風格等進行深入地探討和溝通。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前期細致的工作才能保證日后項目的順利運行。
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是產品日后能與市場相融合的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只有抱著從零開始的態(tài)度,認真地分析市場上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才能取長補短,做出既有新的創(chuàng)意又迎合市場的設計來。
產品策劃
產品分析,產品定位,產品決策,產品策劃是產品實現產業(yè)化的核心。無法實現產業(yè)化的設計,純粹廢品。
概念設計
此階段工作的核心是創(chuàng)意,設計公司將前一階段調查所得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提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方案。提出概念,創(chuàng)意和設想,進行工作者環(huán)境,效率以及使用界面方面的調查,從而進一步完善改進創(chuàng)意
外觀設計
設計公司對其創(chuàng)意的可行性加以論證,并通過優(yōu)化,協調該產品在外觀、顏色、細節(jié)、特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復雜關系,從而使該創(chuàng)意更具可操作性。然后完成外觀模型以及概念設計原型的制作,后運用三維輔助設計完成具體的設計工作,制做出樣品
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就是通過3D軟件設計好產品的內部結構,并確定零件的材質、表面狀態(tài)、結構強度以及模具優(yōu)化等等工作,并確定生產中所需的規(guī)格和技術,測算材料和制造成本,配合好相關供應商進行下一步的生產工作。
電路設計
電子電路設計通常面對的是電路系統沒有標準化的比較簡單的電器設計,這類產品一般的用量不會特別大,但是如果能把電子電路設計做好做完善,那么對產品的實用性和產品價值方面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了。
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主要指的是人機交互界面和產品控制軟件。而通常不包括增值類的軟件,例如:工具軟件,游戲等等。軟件設計在產品中的價值我們只需要對照NOKIA和APPLE的產品就能明顯的感覺出來,NOKIA的產品偏實用,而APPLE的產品有著無與倫比的娛樂性和人機交互體驗,而這些都跟龐大的軟件設計團隊有著直接的關系。
試產跟蹤
跟產的目的是在結構件的次試裝配中能更快速、更的發(fā)現并解決出現的問題,從而加快整個項目運行的速度,確定產品加工工藝。
市場反饋
無論做什么樣的工作,總結和分析永遠是有效而必須的。工業(yè)設計的反饋可以通過客戶的銷售部門和售后部門來獲取,也可以通過小范圍的市場調查來獲取,具體使用什么樣的方法則取決于項目的重要性,以及當時具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