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釕又名氯化釕。RuCl3=207.43,紅棕色或黑色葉片狀晶體,易潮解。相對密度3.11,高于500℃時分解為單質。不溶于冷水和二硫化碳,遇熱水分解,難溶于乙醇,溶于鹽酸。與碘化鉀溶液作用生成碘化物沉淀,向溶液中通入硫化氫時沉淀為三硫化二釕,能Chemicalbook與氨、氰化鉀和亞硝酸鉀等配合劑形成相應的氨、氰、和亞硝基的配合物,與鈉汞齊或三氯化鈦作用被還原成藍色的二價釕離子。在高溫下,金屬釕與氯直接化合,或將鹽酸加到氫氧化釕中,經蒸發(fā)、濃縮、結晶均可制得。用于亞硫酸鹽的測定、氯釕酸鹽的制造,用作電極涂層材料等。
1803年英國化學家史密森·特南特、法國化學家德斯科蒂等用王水溶解粗鉑時,從殘留在器皿底部的黑色粉末中發(fā)現了兩種新元素━━鋨和銥。自然界存在兩種同位素:銥-191、銥-19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2Ir是通過穩(wěn)定元素191Ir受中子輻射獲得。衰變放出γ射線,半衰期74.2d,常用于工業(yè)探傷。
銀為過渡金屬的一種,銀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屬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貴金屬。銀在自然界中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于銀礦石中。銀的理化性質均較為穩(wěn)定,導熱、導電性能很好,質軟,富延展性,其反光率,可達99%以上,有許多重要用途。天然銀多半是和金、汞、銻、銅或鉑成合金,天然金幾乎總是與少量銀成合金。我國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稱為ELECTRUM,就是一種天然的金銀合金,含銀約20%。
金屬回收是指從廢舊金屬中分離出來的有用物質經過物理或機械加工成為再生利用的制品,是從回收、拆解、到再生利用的一條產業(yè)鏈。金屬回收產業(y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鏈及再生利用生態(tài)圈。這個產業(yè)鏈從國外廢料供貨商開始,經過貿易商、進口商、代理商、港口、拆解廠(定點企業(yè)或五金廠)、回收公司、金屬加工廠等環(huán)節(jié),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