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照射可以增溫、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進鈣磷代謝、維持正常生長發(fā)育,并能。但光照強而又時間長(包括人工充實光照),易使雛雞過量運動,得不到適當休息而影響雛雞正常發(fā)育。因此,應采取遮光的辦法使雛雞得到適當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換羽,同時還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惡癖。適宜的光照和運動時間為:一周齡內的雛雞可全日24小時光照,并在每次喂飼前后各活動10~20分鐘。一周以后,若天氣晴朗,溫度許可的情況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每天能曬一次太陽,頭一、二天曬半小時左右,以后逐漸延長。20日齡前每天可使雛雞活動6~7小時,(包括采食時間),20日齡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動,但中午炎熱時節(jié)應收回遮光休息2~3小時為宜。
頸部
由13~14節(jié)頸椎構成,蛋用雞較長、細,肉用雞較粗、短,但都要求靈活伸縮、轉動,便于啄食、警戒或梳理、潤澤羽毛等。
體軀
胸:胸應深而廣,胸骨長而直。肉用型雞的胸肌發(fā)達,胸部肌肉占全身肌肉達40%以上。胸部夾角大則表明胸肌發(fā)達,小則瘦。
腹:應有廣大的容積,以容納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一般以胸骨末端至恥骨間的距離來衡量腹容的大小。產蛋雞要求一掌以上。
臀:母雞應豐滿而廣闊,雞的兩側恥骨末端并不相接,形成開放性的骨盆,便于產蛋,且常作為判定母雞產蛋性能的標志,在產蛋期要求寬達三指以上。
脛:脛上有鱗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角質化。多數無毛,一些品種脛部著生有羽毛,稱為脛羽。脛呈三角菱形為產蛋高之特征。
翼羽
兩翼外側掌骨上長而硬的羽毛稱為主翼羽,一般為10根;
翼部近尺骨和撓骨處所生的大羽毛稱為副翼羽,一般為14根;
主翼羽和副翼羽之間有一根較短而圓的羽毛稱為軸羽;
主翼羽上覆蓋著的較短小的羽毛稱為覆主翼羽;
覆蓋在副翼羽上的則稱為覆副翼羽。
主翼羽的脫換與產蛋有關,在秋季,可根據主翼羽的脫換遲早等來挑選產蛋雞,一般換得早的停產早,蛋量少;換得遲一般的產蛋多,換羽速度快。
易驚群。雞膽小,特別是雛雞很容易驚群,輕者擁擠,生長發(fā)育受阻,重者相互踐踏引起傷殘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靜的地方養(yǎng)雞。粗暴的管理,突來的噪音,狗貓闖入,撲捉等都能導致雞群騷亂、影響生長。
怕潮濕。雞宜在干爽通風的環(huán)境中生長,如果環(huán)境潮濕,一些病原菌和霉菌易于生長繁殖。如果雞舍內潮濕,雞糞會發(fā)酵產生有毒氣體,使雞容易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