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鐵路架橋機廠家 15560298533架橋機作為橋梁施工的核心裝備,其類型選擇與結構設計直接影響工程效率與性。本文系統(tǒng)闡述主流架橋機的分類、結構特點及關鍵技術參數(shù)。
一、架橋機的主要類型及適用場景
懸臂式架橋機
結構特點:采用單臂或雙臂懸挑結構,前端設置起重小車,后端通過配重平衡力矩。
適用場景:適用于跨徑30-50米的簡支梁或連續(xù)梁架設,尤其適合跨越深谷、河流等無法搭設臨時支架的工況。
關鍵技術參數(shù):起重量通常為150-300噸,懸臂長度可達60米,整機自重約200-400噸。
穿巷式架橋機
結構特點:主梁為箱型桁架,可沿已架設的梁體“穿行”前進,無需額外軌道鋪設。
適用場景:適用于多跨預制梁連續(xù)架設,如城市高架橋、鐵路橋梁等線性工程。
關鍵技術參數(shù):跨度適應范圍20-40米,行走速度≤5m/min,過孔時間約4-6小時。
二、核心結構設計要點
主梁承載能力優(yōu)化
主梁多采用Q345B鋼材,截面設計為三角形或矩形桁架,通過有限元分析(如ANSYS)驗證其抗彎剛度(撓度≤L/800)與局部穩(wěn)定性。
對于大跨徑架橋機(如跨徑>50米),需增設輔助支腿或臨時墩,降低主梁跨中彎矩。
支腿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控制
前支腿設計為液壓伸縮結構,支撐力需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一般≥200kPa);后支腿采用剛性支撐,通過錨固螺栓與已架梁體連接。
支腿間距根據(jù)抗傾覆系數(shù)(≥1.3)計算,確保架橋機在起吊荷載下的穩(wěn)定性。
行走機構精度保障
軌道式架橋機采用雙軌四輪驅動,輪壓均勻性誤差≤10%;輪胎式架橋機需配置液壓調平系統(tǒng),保證行走時車架傾斜角<1°。
三、施工流程與協(xié)同作業(yè)
架橋機拼裝與調試
現(xiàn)場拼裝順序:支腿安裝→主梁吊裝→起重小車組裝→電氣系統(tǒng)聯(lián)調,耗時約7-10天。
空載試驗:主梁撓度檢測、支腿壓力測試、行走同步性校驗(偏差<5mm)。
梁體架設標準化流程
喂梁:運梁車將預制梁運送至架橋機尾部,起重小車吊裝梁體并固定。
過孔:架橋機前支腿前移并錨固,主梁前伸至下一跨位,耗時約2小時。
落梁:通過千斤頂微調梁體位置,平面誤差控制±10mm,標高誤差±5mm。
遼寧營口鐵路架橋機廠家的架橋機的科學選型與結構優(yōu)化是橋梁施工的基礎,需結合工程需求與力學特性進行精細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