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量認證管理法規(guī)規(guī)定,經計量認證合格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數據,用于貿易的出證、產品質量評價、成果鑒定作為公證數據具有法律效力。未經計量認證的技術機構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屬于違法行為,違法必究。 中國已通過計量認證的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農、漁、林、機械、郵電、化工、輕工、電工、冶金、地質、交通、城建環(huán)保、防護、水利等行業(yè)、部門,已開比較齊全的檢測門類。
技術要求(10 項)
聚焦實驗室的技術能力,直接影響檢測 / 校準結果的可靠性,包括:
人員:檢測 / 校準人員需具備相應資質(如學歷、培訓經歷、操作經驗),關鍵崗位(如授權簽字人)需經考核授權。
設施和環(huán)境條件:實驗室環(huán)境(如溫度、濕度、潔凈度、電磁干擾)需符合檢測 / 校準方法要求(如化學分析實驗室需防交叉污染,生物實驗室需分級防護)。
設備和標準物質:檢測 / 校準用設備需定期檢定 / 校準(確保量值溯源至國際 / 國家基準),標準物質需具備證書且在有效期內。
量值溯源:所有檢測 / 校準數據必須可追溯至國際單位制(SI)或公認的參考標準,確保結果 “有根可查”。
檢測 / 校準方法:需使用國際、國家或行業(yè)公認的標準方法;若使用非標準方法,必須經過 “方法確認”(驗證準確性、精密度等)。
結果質量控制:通過內部質量控制(如平行樣測試、人員比對)和外部質量控制(如參加實驗室間比對、能力驗證),監(jiān)控結果穩(wěn)定性。
后續(xù)維護
認可證書有效期通常為 3 年,期間需接受 “監(jiān)督評審”(每年 1 次);
3 年到期前需申請 “復評審”,通過后延續(xù)認可資格。
ISO/IEC 17025
通過認證(通常稱為 “認可”)的實驗室,其結果可通過國際互認協議(如 ILAC-MRA)被全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承認,是實驗室參與國際貿易、承擔政府檢測任務(如進出口商品檢驗)的 “技術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