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通過相機捕捉瞬間畫面,以靜態(tài)的照片呈現(xiàn),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一個永恒的瞬間。它注重通過精心構圖、光線運用和捕捉瞬間的精彩,創(chuàng)造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設備差異
攝影:主要使用相機,鏡頭種類豐富,如定焦鏡頭適合拍攝背景虛化、主體突出的照片,廣角鏡頭適合拍攝宏大場景。
攝像:常用攝像機,具備長時間穩(wěn)定拍攝的功能,有更好的防抖性能,視頻格式和幀率設置更豐富,能滿足不同場景的拍攝需求。
設備與人員配置:匹配活動規(guī)模
根據年會規(guī)模(小型 100 人內 / 中型 100-500 人 / 大型 500 人以上)配置設備和團隊,核心原則是 “冗余備份”,避免設備故障導致拍攝中斷。
配置類型 小型年會(100 人內) 中大型年會(100 人以上)
人員 1 攝影師 + 1 攝像師(可兼顧簡單剪輯) 2 攝影師(1 主拍流程 + 1 抓拍細節(jié))+2 攝像師(1 主機位 + 1 游機)+1 后期剪輯師(可選現(xiàn)場快剪)
攝影設備 全畫幅相機(如索尼 A7M4)+24-70mm(主力焦段)+50mm(人像),備用電池 2 塊、內存卡 3 張 2 臺全畫幅相機 + 24-70mm(主焦段)+70-200mm(拍遠景 / 頒獎)+ 廣角 16-35mm(拍大場景),備用相機 1 臺
攝像設備 4K 攝像機(如索尼 FX3)+ 三腳架 + 無線麥克風,備用電池 2 塊 2 臺 4K 攝像機(1 臺架三腳架拍固定機位,1 臺手持拍游機)+ 穩(wěn)定器(如大疆 RS3)+ 領夾麥克風(3-4 個,供領導 / 主持人)+ 外接監(jiān)視器
輔助設備 補光燈(小型 LED 補光棒)、充電寶 航拍器(拍場地全景)、大型 LED 補光燈(觀眾區(qū)補光)、存儲卡讀卡器(現(xiàn)場傳片)
避坑指南:新手常犯的 5 個錯誤
漏拍關鍵環(huán)節(jié):提前打印流程表,用紅筆圈出 “必拍項”,安排專人(如助理)提醒 “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頒獎”。
照片 / 視頻模糊:弱光環(huán)境下(如觀眾區(qū)),攝影開 “高感 + 大光圈”(ISO 不超過 6400,光圈 f/2.8),攝像開啟 “電子防抖”,避免手持拍攝時畫面晃動。
收音不清:提前測試無線麥克風,給主持人、領導各配 1 個領夾麥,攝像設備同時收錄 “現(xiàn)場環(huán)境音” 和 “麥克風音”,后期優(yōu)先用麥克風音。
后期拖延:現(xiàn)場用 “高速讀卡器” 實時導出照片,晚上初步篩選;視頻可先剪輯 “精華版”,再完善 “完整版”,避免全堆到。
版權問題:照片避免使用他人肖像用于商業(yè)宣傳(內部紀念除外);視頻背景音樂、字體必須用 “商用授權” 素材,可從 “包圖網”“135 編輯器” 獲取。
通過 “前期籌備 + 現(xiàn)場專業(yè)捕捉 + 后期針對性輸出”,年會攝影攝像不僅能留存一場活動的記憶,更能成為企業(yè)對內凝聚人心、對外展示形象的重要視覺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