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電化教學室等,已經不是以前的一張講臺一張椅子一個話筒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會議及教學設備。如:投影機、影碟機、錄像機、視頻展示臺、多媒體電腦、電動屏幕,一些大型會議室還配備了同聲傳譯系統(tǒng)、電子表決系統(tǒng)、大屏幕投影、多畫面切換系統(tǒng)等。多種設備的使用必定帶來煩雜的設備操作。如:要打開多種設備電源,要關閉燈光,要頻頻切換各種音視頻信號,要不斷切換投影畫面.....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一種能夠集中管理這些設備,并能同時控制會議室、教室各種資源的“中央控制系統(tǒng)”設備便應運而生。
同聲傳譯,簡稱同傳(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稱同聲翻譯、同步口譯。是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的情況下,不停地將其講話內容傳譯給聽眾的一種口譯方式。
同聲傳譯是指口譯員利用專門的同聲傳譯設備,坐在隔音的同傳室,俗稱“箱子”里,一面通過耳機收聽源語發(fā)言人連續(xù)不斷的講話,一面幾乎同步地對著話筒把講話人所表達的全部信息內容準確、完整地翻譯成目的語,其譯語輸出通過話筒輸送。需要傳譯服務的與會者,可以通過接收裝置,調到自己所需的語言頻道,從耳機中收聽相應的譯語輸出。
根據(jù)設備的傳輸原理,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有線同傳設備多用于一些固定的會議場所,有不便于移動、不便于租賃等缺點,在2010年之前已從市場上退出。無線同聲傳譯設備又分為調頻(定頻)型和紅外型。由于調頻(定頻)型因為信號音源受干擾因素過多,音質不理想,所以目前市場上的調頻(定頻)型同傳設備已不多見,將很快被完全淘汰。而紅外同傳設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設備,信號通過紅外傳輸,效果穩(wěn)定,且保密性強。
會議室的相關設備主要有:主席機、話筒、錄像機、影碟機、投影機、電動屏幕、音響等。
主席機用于會議主席發(fā)言和控制會場進程;無線手持話筒和領夾話筒用于代表區(qū)人員發(fā)言公用;會議主控與會場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聯(lián)網(wǎng)工作,可以實現(xiàn)發(fā)言人跟蹤攝像;調音臺不但接受 DVD 、電話會議、硬盤錄像機、視 / 音頻服務器傳來的音頻信號,并納入會場擴聲系統(tǒng),也向電話會議、硬盤錄像機、視 / 音頻服務器轉播會場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