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應用領域
電泳技術是生命科學和醫(yī)學的 “基礎工具”,核心應用包括:
分子生物學:DNA/RNA 分離、鑒定、純化(如 PCR 產物驗證、基因克隆中的酶切分析)、核酸測序(毛細管電泳為核心技術之一)。
蛋白質研究:蛋白質分子量測定、純度分析、表達量檢測(如 Western Blot 前的樣品驗證)、蛋白質復合物分離。
醫(yī)學檢驗:臨床診斷(如血清蛋白電泳檢測肝病、腎病,血紅蛋白電泳篩查地中海貧血)、病原體檢測(如病毒核酸電泳鑒定)。
食品與環(huán)境:食品中過敏原(如大豆蛋白、乳蛋白)檢測、環(huán)境污染物(如重金屬離子、農藥殘留)分析。
電泳加工的主要類型
根據(jù)涂料顆粒的帶電性質,電泳加工主要分為兩類,其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差異顯著:
類型 涂料電荷 工件極性 核心優(yōu)勢 適用場景
陰極電泳(CED) 陽離子 陰極 1. 涂層耐腐蝕性極強(可通過鹽霧測試 1000 小時以上);
2. 泳透力高(復雜工件內腔、縫隙也能均勻上漆);
3. 涂層均勻,無流掛、針孔缺陷 汽車車身及零部件(如車架、輪轂)、工程機械、高端五金件
陽極電泳(AED) 陰離子 陽極 1. 成本較低,工藝相對簡單;
2. 涂層色澤鮮艷,裝飾性好
電泳加工的關鍵工藝參數(shù)控制
參數(shù)穩(wěn)定性是電泳涂層質量的核心,需重點監(jiān)控以下指標:
參數(shù)類別 關鍵指標 控制范圍(以陰極電泳為例) 影響
槽液參數(shù) 固體分 18%-22%(質量分數(shù)) 過低:涂層薄、遮蓋力差;過高:涂層厚、易流掛
電導率 1000-2000μS/cm 過低:沉積速度慢;過高:涂層粗糙、針孔多
pH 值 6.0-7.5 偏離范圍會導致涂料絮凝、涂層附著力下降
電泳參數(shù) 電壓 150-250V 需根據(jù)工件復雜程度調整(復雜工件用低電壓、長時間)
溫度 25±2℃ 波動超 ±3℃會影響涂層均勻性
固化參數(shù) 固化溫度 170±5℃ 溫度不足:涂層未完全固化,耐腐蝕性差;溫度過高:涂層泛黃、脆化
固化時間 30±5 分鐘 時間不足:同溫度不足影響;時間過長:效率低、能耗
主脫脂
目的:徹底清除殘留的頑固油污(如軋制油、防銹油)。
工藝:使用濃度更高的脫脂劑,溫度 60-70℃,時間 5-10 分鐘(噴淋 + 浸泡結合效果更佳)。
關鍵:脫脂后工件表面應能均勻潤濕(水膜連續(xù)不破裂),否則需返工。